如果说学术领域有什么神刊,那必须是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说科研人员心目中的SCI三大高峰是Nature、Science、Cell,(它们的IF分别是:41.5、33.6以及32.2)
而临床医生中的大牛刊物NEJM(55.873)以及柳叶刀(Lancet)(其影响因子 45.2……)。在投稿指南中,对于这几大刊都用了一个词来形容投稿难度:“极难”(PS:小编曾经也投过,收到了一份秒拒邮件,说多都是泪啊!)。
那么,可想而知,一篇IF高达144.8的论文将是已经可以走入神龛,让大家膜拜了!并且CA-Cancer J Clin 也不是想发就能投的,该刊物只发表特约的稿件,每篇文章的选题和作者都应当是精挑细选。也就是说,如果不是被命运选中的人才,想要让名字出现在CA-Cancer J Clin 是不!可!能!的!。
而这次征服这个学术神刊的又是谁呢??
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院所长赫捷 院士(通讯作者),陈万青教授 (第一作者)于1月25日在CA-Cancer JClin 发布了《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依据中国癌症中心肿瘤注册数据库,即以中国人口为基础的注册数据。将来源于72个地区的以人口为基础的癌症注册数据,通过反映我国总人口数的6.5%,来估算在2015年中的新发肿瘤病例和死亡病例。来自于22个注册单位的数据用于生成2000年到2011年的趋势分析。
这项研究的分析数据跨越之长,覆盖面之广正好弥补了中国癌症研究统计长期的缺憾。
关于中国癌症流行病学的统计,要么是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的小样本统计,要么是局限在特定某一年份的统计。而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缺乏相关的数据对于世界癌症研究也是一个巨大的缺口。而这次所发布的2015中国癌症统计,正是弥补了这个缺失。
这也离不开更好的肿瘤登记,有了肿瘤登记数据,未来才可以评价采取的措施是否有效。再者,肿瘤登记是一个人群的调查,有高发区、低发区,具有地域性。这为肿瘤的病因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中国发病第一大癌:肺癌
该研究结果显示,仅在2015年,我国共有429.2万新发肿瘤病例和281.4万癌症死亡病例,以肺癌为发病率最高,并且肺癌的死亡率也排在各种不同肿瘤类型之首。乳腺癌、胃癌以及肝癌也是常见诊断的肿瘤类型,排在高发肿瘤类型的行列。
(2015年 新发和死亡病例统计)
农村居民---更高发病,更高死亡
农村地区居民在不同年龄的肿瘤整体发病率(10万分之213.6)和死亡率(10万分之149.0)显著高于城市居民的肿瘤整体发病率(10万分之191.5)和死亡率(10万分之109.5)。
农村癌症患者预后差与农村地区医疗水平及收入水平有关,平衡城乡医疗水平差距势在必行。
女性肿瘤日趋高发
对于合并所有类型的肿瘤进行统计,自2000年到2011年间,男性人群中肿瘤的发病例较为稳定,每年约提高0.2%,而在女性人群中的发病例则每年约提高2.2%,即在女性人群中呈现逐年显著上升的趋势。
女性肿瘤发病上升与宫颈癌及乳腺癌两癌早期筛查项目的推广关系密切,我们欢迎早期检出带来的发病上升。
(上图为女性不同肿瘤类型发病率)
(上图为男性不同肿瘤类型发病率)
死亡率显著下降
相比较而言,在男性和女性人群中,癌症的死亡率自2006年开始都有显著下降,男性癌症死亡率逐年下降1.4%,女性癌症死亡率逐年下降1.1%。
肿瘤防治是目前全球关注的一个医学热点,更加详细的了解我国的癌谱将也会影响到我国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的重心。也说明肿瘤登记取得的数据对于防控政策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希望未来更多的中国论文能够登上世界舞台!
(原标题:中国肿瘤神文上了世界学术神刊!2015中国癌症统计发布!)
转自 健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