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发布的《糖尿病地图》,2013年全球约有3.82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各国之首。2013年,中国卫生部门给出的糖尿病患者人数是1.14亿,五年前的数字是9200万。这无疑让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糖尿病大国”。
事实上,中国既是糖尿病大国,也是糖尿病足病发生大国。3月20日,在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糖尿病足与周围血管病学组负责组织撰写的《糖尿病足病规范化诊疗手册》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付小兵提供的初步调查显示,糖尿病足病已经成为中国糖尿病住院患者发生慢性溃疡的最主要原因,从1998年4.9%上升到2008年的33.5%,三甲医院住院非创伤截肢中约1/3为糖尿病足所致,截肢后5年死亡率达到70%。
糖尿病足病具有发病机制复杂,病程长,涉及学科多,治疗难度大,以及医疗费用高等特点,一直是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关注的重点和治疗的难点。付小兵表示,多年实践表明,降低糖尿病截肢率的最关键因素是早期接受科学治疗,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科学知识的普及十分重要。
付小兵指出,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有效的糖尿病足防治体系,导致了临床现实过程中存在巨大问题,学科之间互相不衔接,绝大多数中小型医院缺乏糖尿病足的专业治疗人员,不能贯彻专业化组织、多学科合作和预防为主的先行理念,现在糖尿病足病患者很难找到合适的医院、合适的科室就诊,很难得到科学规范的治疗,以至于本来或许可以挽救的轻中度溃疡患者,不得不面对截肢的悲惨结局。
对于上述现状,长期研究糖尿病足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全军糖尿病诊治中心主任许樟荣的感受更深。许樟荣举例,很多地方的医生由于没有学过糖尿病足病相关知识,在诊疗方面很不规范。“几年前,我在一家地市级医院看到一位不到50岁的患者,这位患者脚被感染,症状表现是血栓2万多,发高烧,但这么重的病情,患者却没有合适的地方去,只能去内分泌科,由于内分泌科清创面清的不够,造成了患者顶部坏死。”
与国际相比,中国糖尿病足病的诊疗差距很大。许樟荣表示,像发达国家都有糖尿病足病这个专业,有专门的足病师。但在中国并没有糖尿病足病学院,也无糖尿病足病护士的专业团队,在临床诊治和筛查方面都缺乏全国性的行动规范。
此外,中国在糖尿病足病临床治疗和疗效判断方面,缺乏循证医学的证据,基本上停留在临床经验体会阶段。
据悉,《糖尿病足病规范化诊治手册》针对基层医生,聚集基层医生关注与困惑之所在,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和放射学诊断、危险因素评估,糖尿病下肢动脉和周围神经病变的筛查和内、外科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分级、清创、敷料选择、负压伤口疗法及其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感染的诊治,糖尿病足的骨科诊断、处理及其新技术,糖尿病夏科关节病的诊治,糖尿病足诊疗中的心脏保护、皮肤病变、营养诊疗、预防、多学科合作等。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科教授冉兴无表示,“我们希望以《糖尿病足病规范化诊治手册》正式出版为契机,引领中国糖尿病足病规范化诊治发展方向,发挥权威专家的领军作用,推广糖尿病足病的规范诊疗方法,降低糖尿病足病危害,减轻社会和家庭医疗经济负担。”
来自于 健康界 作者 白宣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