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告诉你什么样的人有恋童癖

发布时间:[2014.05.29] 点击:300次

    不论在哪个国家,针对儿童的性虐待都为人所不齿。而学术界对恋童僻的研究至今仍然比较缺乏。最新的研究试图从成像技术着手,以直观的方式看看恋童僻的大脑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德国多家研究机构正在联合开展一个项目,试图揭示恋童僻的成因。其中,基尔大学附属医院的研究尤为令人注目,该医院通过核磁共振成像,直接查看患者的大脑内部构造。

 

    心理学家庞塞蒂(Jorge Ponseti)介绍说,学术界此前开展的有关恋童僻大脑的研究数量非常少,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则能够直观地查看大脑结构及其活动状态。

低智商容易患上恋童僻?

 

    基尔大学附属医院的这项尝试,可谓打开了恋童僻研究的新局面。医学专家已经发现了多个相关特征。庞赛蒂介绍说,恋童僻患者的智商比正常人平均偏低8%;而且,智商越低的人,其倾向施虐的受害者年龄也更小。此外,恋童僻患者的身高也相对偏矮,自己年幼时也遭受过更多的头部创伤。

 

    研究人员在工作中严格遵循匿名原则,基尔大学附属医院专门开设了网站、设立了热线电话。庞塞蒂说,有些人有恋童僻倾向,但不一定会付诸于实际行动。

恋童僻到底算不算病?学术上尚有争议

 

    在医学上,恋童僻往往也算作一种心理疾病。不过,这一说法也并非没有争议。庞塞蒂说,美国最新的分类体系中,只有那些为自己的恋童僻倾向深感困扰、或者是将恋童僻倾向付诸于虐童实践的人,才会被算作"恋童僻患者"。那些只有倾向、而没有实际行动或者困扰的人,至多只能算作一类性取向。

 

    对比研究

 

    庞塞蒂和他同事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的期刊《生物通讯》上。研究者向恋童僻患者及正常人分别展示不同年龄人脸的照片,结果发现,前者在看到儿童脸部照片时,相应脑区的反应更强烈。而正常人的该脑区,则是在展示对他们产生性吸引的人脸照片时,才出现活跃反映。庞塞蒂解释说,人脑对不同年龄的人脸会相应产生不同的反应;恋童僻患者其实也是这样,只不过反应模式稍微不同而已。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直观地显示大脑内部的活跃区域

 

    早在2年前,基尔大学附属医院的神经研究中心就开展过类似研究。普通性取向的成年人,在性唤起的情况下接受大脑扫描。此时,活跃的脑区由于血流量上升、耗氧量增加,在核磁共振成像中,显示为橙红色。庞塞蒂说,通过和当年研究结果的对比发现,异性恋男子在看到妙龄女郎时的大脑活跃区域,与恋童僻患者看到裸体儿童时的活跃脑区相重合。

 

    根据相应脑区的活跃程度,研究人员能够判定恋童僻倾向的程度。庞塞蒂说,将这一程度指数化后,就能很直观地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恋童僻。他得意地说:"两年来,这一指数判定的正确率高达95%。"

 

    不过,核磁共振技术只能帮助判断恋童僻倾向的程度,却不能解释其成因。研究团队现在计划进一步开展相应的血液、基因以及神经递质研究。而如果要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的治疗中去,则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来源:大众健康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分享到:

京ICP备05069016号-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非经营性-2007-0006 京公网安备110113000336


Email : admin@bjhanmi.com.cn

咨询电话:800-810-1156 400-650-5676

(周一至周五9:00-17:00)

Copyright © 2019 Beijing Hanmi Pharmaceutical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