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Blood发表地中海贫血研究新发现

发布时间:[2014.05.21] 点击:129次

    来自南方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303医院、兰州妇幼保健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些KLF1突变与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严重度相关,且相比于非流行地区这些突变在中国地中海贫血流行区域更为常见。这些研究结果发表在5月14日的《Blood》杂志上。

 

    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南方医科大学的徐湘民(Xiangmin Xu)教授。其长期从事人类遗传病的分子基础和基因诊断领域的科学研究,是南方医科大学 “地中海贫血研究及预防”项目的负责人。

 

    β-地中海贫血(β-thalassemia)是一种由于β-globin基因点突变或核苷酸缺失而引起的遗传血液病。这些遗传缺陷会导致组成血红蛋白的β-globin链合成减少,异常或不合成。β-地中海贫血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遗传疾病之一,患者表现为严重贫血,且寿命缩短。HbF和HbA2水平增高是β-地中海贫血的两个重要特征(延伸阅读:高绍荣研究组Cell Research获iPS研究新进展 )。

 

    近来的研究报道称发现锌指蛋白KLF1是导致胎儿HbF和HbA2水平增高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人员在这篇新文章中探讨了KLF1突变与β-地中海贫血之间的关系。他们首先在两个中国群体中研究了KLF1突变的发生率:一个群体中的3839名个体来自于中国南方的地中海贫血流行区域,另一组的1190名个体来自中国北方的地中海非流行区域。有意思的是,他们发现相比于非流行区域,地中海流行区域中的KLF1突变发生率显著增高(1.25%比0.08%)。

 

    此外,研究人员在中国南方人群中鉴别出了7个功能性的遗传变异,其中4个为过去报道为的遗传变异(p.Gly176AlafsX179, p.Ala298Pro, p.Thr334Arg and c.913+1G>A),3个为新遗传变异(p.His299Asp, p.Cys341Tyr and p.Glu5Lys)。两种最常见的突变p.Gly176AlafsX179和p.His299Asp占据了总体的90.6%。

 

    研究人员发现一些KLF1锌指结构突变选择性地存在于12名中度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中,导致了显著不同的无输血存活曲线。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性存在于β-地中海贫血中的这些KLF1突变提高了HbF生成,转而改善了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严重程度。

 

    来源:生物通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分享到:

京ICP备05069016号-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非经营性-2007-0006 京公网安备110113000336


Email : admin@bjhanmi.com.cn

咨询电话:800-810-1156 400-650-5676

(周一至周五9:00-17:00)

Copyright © 2019 Beijing Hanmi Pharmaceutical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