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用双膦酸盐后定期监测对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小

发布时间:[2014.05.09] 点击:128次

    一项研究显示,绝经后女性的骨折风险可在停止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时通过骨密度检测进行评估,但后续定期监测对骨折风险的预测价值似乎不大。该研究结果5月5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Douglas Bauer博士及其同事对FLEX试验(The Fracture Intervention Trial Long-term Extension)纳入的1000名61~86岁绝经后女性数据进行分析,所有受试者在入选前已接受4~5年阿仑膦酸钠治疗,随机分组后额外接受5年阿仑膦酸钠或安慰剂治疗。在基线、治疗1年和3年时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DXA)分别检测受试者的髋部和颈部骨密度,并分析骨转换标志物(BTMs)数据。

 

    结果显示,在安慰剂治疗组437名女性中,22%(n=94)在随访期间发生了1次或多次骨折。1年时髋部骨密度变化和1或3年时BTM水平的变化均与骨折风险无关。但停止药物治疗时的年龄和髋部骨密度降低可显著预测骨折风险。基线时髋部骨密度处于最低三分位数者的相对风险比为1.87(95%CI,1.20~2.92),基线时年龄每增加5岁的相对风险比为1.54(95%CI,1.26~1.85)。

 

    研究者指出,双膦酸盐是一类用于降低骨骼变脆风险和骨质疏松发生率的药物,很多专家推荐在停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后应每年定期监测,然而该研究结果提示定期监测并不能预测骨折风险,监测指标的短期变化与停药后骨折风险并无关联。

研究者提醒,计划药物治疗5年后暂时停药的临床医生和患者应意识到,短期监测对筛查应恢复双膦酸盐治疗或启动其他治疗的骨折高风险患者的价值可能不如停药时年龄和骨密度检测值的预测价值高。

 

    Bauer博士承认,这项研究的局限性包括,观察到的骨折例数相对较少因而统计学效力相对较低,以及仅使用一种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

 

    随刊述评(JAMA internal medicine 2014 May 5;)

 

    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Margaret L. Gourlay博士和明尼苏达大学Kristine E. Ensrud博士在随刊述评中写道,当前我们对何时开始阿仑膦酸钠治疗的了解远胜于何时该停药治疗,Bauer博士及其同事的研究结果提示,筛查停药后骨折风险高危患者的最好方法是在停止治疗时检测的骨密度值而非停止治疗后短期频繁监测到的骨密度值或骨转换标志物水平。

 

    这项研究的终点是基于临床骨折结局而不是诸如骨密度下降或骨转换标志物水平变化等替代指标,因此研究结果令人信服。后续研究应进一步延长治疗随访时间,积累更多有关停用双膦酸盐后远期骨折发生率预测因素的证据,并明确双膦酸盐序贯治疗试验时的洗脱期长短。

 

    编译自:Study looks at predicting fracture risk after women stop bisphosphonate therapy. eurekalert.org 5-May-2014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分享到:

京ICP备05069016号-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非经营性-2007-0006 京公网安备110113000336


Email : admin@bjhanmi.com.cn

咨询电话:800-810-1156 400-650-5676

(周一至周五9:00-17:00)

Copyright © 2019 Beijing Hanmi Pharmaceutical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