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低血糖与2型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相关

发布时间:[2014.04.25] 点击:328次

    据英国一项最新研究,对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的高危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是其发生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该研究发表于《Diabetes》杂志5月刊。

 

    研究者谢菲尔德大学的Simon R. Heller及其同事对2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观察后发现,大多数低血糖发生于夜间且无症状。夜间低血糖患者心动过缓的发生风险比同时期血糖正常者增高8倍(发病率比[IRR]高达8.42, 95%CI: 1.40~51.0; P=0.02),且夜间低血糖发作时心房异位活动增多4倍(IRR=3.98, 95%CI: 1.10~14.40;P=0.04)。

 

    该研究结果表明,低血糖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很常见,即便是不以强化血糖控制为目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常发生低血糖。但低血糖常未被察觉,有些睡前胰岛素水平正常的患者在入睡后,在长达2~4个小时的时间内血糖水平低至14mg/dL,这种在夜间发生的低血糖完全被忽视了。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发现或许是低血糖导致心率减慢、影响心脏血流、增加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原因所在。夜间低血糖的并非无害,他们建议,对心血管高危糖尿病患者,应加强监测夜间血糖,并应考虑改用更新型、更安全、夜间低血糖风险更小的胰岛素治疗。

 

    对ACCORD研究的影响

 

    该研究的结果可帮助我们解开为何ACCORD研究及NICE-SUGAR研究中强化血糖控制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预期的疑团。

 

    在2008年,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强化血糖控制ACCORD研究因参与者死亡率高于预期而被提前中止。总的试验结果表明,相比标准降糖目标(HbA1c<7.0%),强化血糖控制(HbA1c<6.5%)使全因死亡率升高至22%,心血管死亡率升高至35%。后续分析指出导致ACCORD研究死亡率高的潜在因素有HbA1c下降过快、胰岛素使用剂量过大、体重增加和严重低血糖。

 

    研究者指出,ACCORD研究没有分析夜间低血糖事件,也没有观察甚至忽视了这项指标。

 

    有研究显示,在睡觉时意外死亡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低血糖与心律失常密切相关。故研究人员推测,未被察觉的夜间低血糖可能会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他们已在既往的研究中证实,低血糖可延长1型及2型糖尿病患者的QT间期。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员写道,因为心律失常常由交感神经活动的瞬间失衡所致,故有必要进一步探讨低血糖对自主神经张力的影响。

 

    临床意义不够明确

 

    在随刊述评中,美国华盛顿大学Simon J. Fisher博士评论道,尽管这是一项有趣的发现,但该研究的临床意义还不够明确。尽管低血糖很常见、大多无症状,常合并心律失常,但让人庆幸的是在这项小规模研究中,低血糖诱发的“良性”心律失常与死亡或不良临床结局并无关联。然而动物实验研究显示,在严重低血糖期间,类似的“良性”心律失常会恶化成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因此,考虑到低血糖恶化带来的严重后果,仍需重视该研究的结果并警惕低血糖。
 
    Fisher博士认为,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低血糖与心律失常间的相互关系。此外,结合这项研究中低血糖和相关心律失常发生率相对较高,以及ACCORD研究死亡率增加,患者和医疗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应该坚持个体化降糖目标,以避免发生严重低血糖和潜在的由低血糖诱发的致命性心律失常。

 

    编译自:Hypoglycemia at Night Tied to Arrhythmias, MedPage Today, Apr 22, 2014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分享到:

京ICP备05069016号-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非经营性-2007-0006 京公网安备110113000336


Email : admin@bjhanmi.com.cn

咨询电话:800-810-1156 400-650-5676

(周一至周五9:00-17:00)

Copyright © 2019 Beijing Hanmi Pharmaceutical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