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医事件在深圳再次出现。25日凌晨0时45分,杨某陪朋友到北大深圳医院急诊科就诊插队被阻后殴打护士袁振民,致其眼部受伤。昨日,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勤带领19位全国、省、市、区人大代表来到北大深圳医院进行现场调研,在谴责伤医事件的同时,代表们纷纷表示要尽快加快立法,“刹”住伤医风。据悉,在调研后,深圳市的人大代表们将提出加快立法以制止暴力伤医的建议,由深圳全国人大代表麦庆泉带到今年的全国“两会”,以此推动全国的立法。
就诊插队遇阻殴打护士
昨日,在现场调研座谈会的现场,福田公安分局通报了处理结果。经查,杨某当晚与朋友饮酒聚会,期间其朋友不小心将头部摔伤,杨某便陪同前往北大医院就诊。就诊时,杨某欲插队,医护人员极力劝阻无效,其情绪激动,闯入分诊台内对现场一护士实施殴打,致该医护人员佩戴的眼镜碎裂,右眼下睑裂创受伤出血,缝合三针,鼻中部右侧划伤。目前,福田警方已依法对杨某予以行政拘留10日并处500元罚款。
背景阅读:男子医院插队遭劝阻 用手机砸伤护士被拘10日
打人者书面道歉盼获谅解
昨日,打人者杨某也向医院写了书面致歉信。信中杨某表示,“事后我感到非常愧疚与后悔。”首先对右眼受伤的袁护士表示深深的歉意,希望能原谅他这次的行为。同时,他对北大医院和全社会也表达了歉意,由于个人的行为导致医院正常营业受到影响,也在社会中起了不好的影响,请求医院与社会能给他一次机会。杨某表示,他已经认识到了自身错误,“以后认真的学习更多的法律,做一名对社会有贡献的中国公民。”
当天,北大深圳医院党委书记陈芸介绍,从今年1月份到昨日,仅急诊科就已发生了5起伤医事件。“希望对医院暴力伤医能做到‘零容忍’”。
■代表建议
深圳可率先立法起引领作用
2月2日晚,深圳市儿童医院一名患儿的家属殴打医生曾引发各界强烈关注。在农历新年上班的第一天,深圳8名人大代表自发组织到市儿童医院调研。昨日上午,深圳市人大代表带领19位全国、省、市、区人大代表来到北大深圳医院现场调研,而市卫计委、市医管中心、市公安局的领导,以及深圳大学法学专家、市医师协会会长等一起参与座谈。杨勤表示,四级人大代表联动对伤医事件进行现场调研,乃深圳建市以来首次,“在全国恐怕也是首次。”
现场调研会并没有针对该事件的细节进行讨论,而是就该如何制止伤医事件、如何“刹”住这股伤医风展开大讨论,19位人大代表纷纷支招。其中,几乎每一位代表都表示,要加快修订法律和立法的进程,让暴力伤医事件能从法律的途径进行解决。
一位代表说,深圳去年就曾呼吁要加快立法,制止暴力伤医,加大暴力伤医的违法成本,“深圳率先出台相关条例在全国会有一个引领作用。”
人大代表王晓泸说,制止暴力伤医要标本兼治,治本的方法就是加快立法,依据法律来办事。杨勤说,深圳的立法要向香港学习,香港最近发生了两起病人辱骂医生的事件,但是很快经过法院的判决,辱骂者进行了公开道歉,“要尽快修订法律,把伤医事件纳入刑事案件的范围。”
杨勤表示,在今天上午,市人大会启动《深圳市经济特区医疗条例》立法民意调查,该条例就包括对伤医的处理,希望该条例能在深圳尽快出台。而在调研后,深圳的人大代表们还将提出修订法律的相关建议,由麦庆泉等全国人大代表带到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去,“不仅深圳要加快立法,也希望能推动全国的立法。”
应要求施暴者通过媒体道歉
不管是修订法律还是重新立法,都还有一个过程,在目前法律框架下,如何制止伤医事件?不少代表们表示,暴力伤医事件不仅是普通的伤人案件,更是扰乱了社会秩序。因此,应加大惩罚,还应让施暴者公开道歉。
“施暴者必须在媒体上公开道歉,向全社会承认错误。”一位人大代表说。同时,在执法过程中,如果施暴者没有写出书面道歉书,拘留后让其去做义工,“让施暴者从内心上得到悔改,把伤医事件控制到零。”该代表说。多位代表对此也表示赞同,认为伤医事件频繁发生的原因在于违法成本低,惩罚不够。
此外,代表们提出被打的医生或护士必须要向施暴者提出民事诉讼,除了要求医药费、误工费等赔偿外,还要提出精神赔偿,“一些医护人员被打后心理就产生了阴影,有的医生不愿意做医生,也不让自己孩子学医。”一名代表说,她还希望深圳医师协会能作为后盾,支持被打的医生打官司,“不管赔偿是多少,希望这样的伤医事件在民事赔偿方面有一个突破。”
医德与服务态度也需提高
深圳市人大代表、市医师协会会长杨卓欣介绍,全国97%以上的伤医事件发生在三甲医院,深圳也是如此,这表明优势医疗资源缺乏,医院每个医生每天要看几十到上百个病人,根本没有时间与病人沟通。
对此,一些代表也指出,一方面暴力伤医令人难以容忍,但是另一方面政府、医院和医护人员也要进行反省和改善。政府和医院要反省是否为老百姓提供了满意的医疗服务,“要改善医院的医疗环境,改善医疗服务水平、改善患者的申诉渠道等。”一位人大代表说。
同时,杨勤也表示,在深圳要制止伤医事件的再次发生,必须要打破各部门各自为政的状态,各部门必须要形成合力,尤其是公检法部门要加大对伤医事件的执法。
■各方声音
主管部门:帮受伤护士追讨合法权益
深圳市卫计委昨日对故意伤医行为表示强烈谴责和愤慨。市卫计委副主任许四虎表示,希望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建立良好的医疗卫生秩序。
深圳市医管中心副主任郑国彪也表示,将与医院一道,为医务人员伸张正义,帮助当事护士追讨正当合法权益,通过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完善治安巡防网络、健全警医联动机制等必要的手段,进一步保护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该中心呼吁全社会共同谴责暴力伤医事件,维护医道尊严,守护道德底线。
法学专家:目前法律足以应对伤医事件
有人大代表表示,公安部门对施暴者“以行政拘留10日并处500元罚款”的处罚过轻,希望通过立法加大对肇事者的惩罚。不过,对于此次事件的处理,参与调研的深圳法学院教授吴学斌则表示,从法律角度讲,该事件处理非常及时公正,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的措施也很到位。“让伤人者去做义工、道歉都不是法律规定的。”
同时,他建议医护人员在个人态度方面要有技巧地处理与患者的关系,在与患者沟通的时候,尽量避免言语上的冲突,这样可以避免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另外,受伤的医护人员也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来维护个人的权益,要求施暴者承担民事责任,进行精神赔偿。
至于修订法律和立法的问题,吴学斌表示,目前我国的法律对伤医事件的处理已绰绰有余,“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刑法》来处理”。他指出,情节比较轻的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来处理,情节比较严重的可以用《刑法》来处理。比如《刑法》里“寻衅滋事罪”、“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都可以适用,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对伤医者可以处3—5年的有期徒刑。
吴学斌认为,目前有些执法部门对法律运用不够,也没有解释好现行的法律,“落实到位,是不需要修订目前法律的。”
不过,对于他的看法,也有人大代表不赞同。有代表指出,法学理论和法学实践是不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前的法律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需要,应该要及时修订,或重新立法。
人大代表联动调研建议
建黑名单制度震慑伤医行为
羊城晚报讯 26日,四级人大代表针对北大医院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联动进行调研。
全国人大代表麦庆泉提出,政府、社会要反省是否为老百姓提供了满意的医疗服务,同时,医院得不到保护、医生得不到尊重,不是增加一个护栏和一个关卡的问题,重要的是法律保障。麦庆泉希望卫生、公安等各方面的专家能够提供足够依据,届时他将把相关建议或议案提交至全国人大,以推动修订相关法律条文。
深圳市人大代表宋茹则建议,今后对于暴力伤医者,应要求其在媒体上公开道歉并在医院做义工,体验医护人员的忙碌。
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勤则指出,对于打人者,应该建立“黑名单”制度,让其以后孩子就学、就业以及贷款等都受到影响,才会对伤医行为形成震慑。杨勤同时呼吁全国人大代表,尽快修法入刑,保护特定岗位上的工作人员。
深圳市人大代表、深圳市医师协会会长杨卓欣则透露,深圳今后或将试点医师执业责任险,出现医患纠纷,由保险公司来调解并赔偿或许更好。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