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记者从市医保中心了解到,11月23日、24日,全市医疗保险医师资格考试在各县(市、区)同步举行。这标志着我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对各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将从医院延伸到医生,并开始走上精细化管理的轨道。
全市共有3000余名执业医师参加了资格考试。通过资格考试的医生将像驾驶员一样,持有医保经办机构发放的“驾照”,具有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的资格,出现违规行为将被扣分。
我国《“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明确要求,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规范临床医师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切实维护参保人员医疗保险权益。为认真落实这一要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12年印发了《许昌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医师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并组织了医保医师资格考试。
通过医保医师资格考试,全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医师将逐步被纳入医保医师管理范围,进入全市医保医师信息管理库。
我市将对医保医师信息管理库实行动态管理。取得医保医师资格的医师要严格遵守《办法》的规定。对医疗服务中违反医保规定的行为,医保经办机构将进行记分,记分值不跨年度累积。在一个自然年度内累积4分的,提出书面警告;累积6分的,暂停医保医师资格3个月;累积8分的,暂停医保医师资格6个月;累积10分的,取消医保医师资格。
医保医师资格暂停期限可跨年度执行。凡被取消医保医师资格的医师,一年后方可再次申请医保医师资格。连续两次被取消医保医师资格者,终身不得再取得医保医师资格。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师管理参照《办法》执行。
【考核计分制】
1.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一例记10分:以编造医疗文书、出具虚假医疗证明或办理虚假住院、冒名住院等方式骗取医疗保险基金的;与参保人员合谋,以治疗为名开具处方兑换现金或其他物品的;故意曲解医疗保险政策和业务管理规定,挑动参保人员上访,造成恶劣影响的;故意隐瞒或与参保人员合谋将非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病种按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病种收治的。
2.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一例记3分:隐匿、恶意涂改医疗文书及有关资料的;挂床住院或将明显达不到住院标准的参保人员收治住院,或以各种借口人为使参保人员提前或延迟出院的;因拒收或推诿本医疗机构有能力收治的参保病人导致病人或其家属投诉的;人为分解住院的;为非医保医师签名开具医保处方或允许非医保医师使用本人医保医师名义诊治医保患者的;搪塞、拖延提供检查材料,不配合或拒绝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审核检查的;故意曲解医疗保险政策和业务管理规定,在参保人员中造成不良影响的。
3.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一例记1分:处方、病历等记录不真实、不完整、不规范、不及时的;所开药品及诊疗与病情不符合的;将非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药品纳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将非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诊疗项目及服务设施纳入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的;参保人员就医时,不按规定核实人员身份的;拒绝为外配处方的参保人员开具处方的;不履行告知制度、签字同意制度,被参保人员投诉的;因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等原因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被参保人员投诉,经查证属实的。
4.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一例记0.5分:超范围、超剂量开药;超范围、超天数使用诊疗项目;不合理检查;不合理诊疗;不合理用药。其他违反医疗保险政策规定的行为,酌情记分。
链接阅读
川用驾照模式管理医生 年扣12分“吃黄牌”
“态度冷淡”、“回答患者疑问惜字如金”、“不耐烦”、“开大处方”……个别医生的不规范行为,不仅影响了医生的整体形象,更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度。患者们常常抱怨“医生的服务何时才能好起来”。
“12分,扣完将黄牌警告一次,警告三次将永久取消医师执业资格。”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医保局为规范辖区内医院医保服务医师的日常工作,推出了一种新的管理办法,用类似驾照扣分的管理模式来管理医生,报道一出,引起诸多讨论。这种方法可行吗?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规范医生的服务,缓和医患关系?
用驾照模式管理医师
近日,《华西都市报》报道,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医保局局长孔德勇介绍说,高坪区医保局推出的《医师服务协议》仿驾照扣分模式,将对医保服务医师在协议期内实行积分制管理,一年内医保服务医师个人总分为12分。孔德勇说,这些条款的目的主要是为让病人花最少的钱把病看好,同时也规范了医院医师的工作行为。比如,医师在同一日院内重复开药、重复检查,或在同一家医院提前开具某一药品超出一定的天数,扣2分;提供过度服务或治疗收费项目及数量不一致,扣4分;病人自费药的比例长期超高或均次费用长期较高,扣6分等。
按照规定,若累计被扣8分,医师需参加医保局组织的医疗保险政策培训;累计扣12分,将黄牌警告一次,并暂停该医师在南充市高坪区定点医疗服务资格6个月;黄牌警告两次,将暂停该医师在高坪医保机构服务两年;黄牌警告三次,将永久取消该医师在南充市高坪区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服务资格,黄牌无期限累计并记入医保服务诚信档案。
管理方式需仔细评估
北京同仁医院医疗质量控制部副主任倪如旸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四川南充出台这种管理办法,能否很好地起到规范作用,还有待观察。”以协议里规定“医生如果给患者提供过度医疗和服务被扣分”为例,“这样的惩戒方式还是不错的,只是这种过度医疗和过度检查的界限在哪里,如何来界定医生滥用权力,对病患过度医疗,或过度检查呢?”倪如旸表示担忧,“医疗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也很个性化。每个医生的看病方式都会有差异,如何界定某种医疗方式是过度的,是不必要的?这个界限很难划分。”因此,这个协议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健康科普研究中心主任袁钟教授告诉记者,对于医生工作的管理,他也鼓励各地进行各种尝试,这有利于缓和医患关系。但政府管理部门出台一个行业规定,应该是非常严谨的。像这样一个对医生工作的规定,前期应该做大量的研究工作,要综合考虑医院、医生、病患三方的利益。规定出台后,应在辖区内某个医院做试点,如果效果较好,再缓慢推广,管理方式不能简单粗暴。
从规范医嘱和处方开始
“如果用医保费用支出的多少来衡量,有些医院可能会吃亏。”倪如旸说,南充的那个协议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控制当地政府医保支出的总额,所以会规定医保医师开药时不能重复或者过度,但这种规定有一定不合理性,能否推广还有待商榷。那么,以现阶段来看,如何才能既保障医生的权益,又能规范其行为,缓和医患关系?
倪如旸认为,目前对医生工作最好的管理方式还是对医生的医嘱和处方做公平公正的点评。现在北京很多医院都采用这种方式,当然这个点评需要比较专业的专家组来完成,单纯用医生开了多少药品来评价其工作是否违规,有些过于简单。
来源:许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