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许楷斯,黄清明,许尤佳,陈乃清,王聪 作者单位:510120 广州,广东省中医院儿科(许楷斯,黄清明,许尤佳,陈乃清);广东省中医院传统疗法中心(王聪)
【摘要】遗尿症是小儿常见病,治疗难点主要是易反复。对于难治性遗尿症单纯采用中药口服治疗,疗效不明显;中医传统外治疗法的加入,不仅能有效提高治愈率,还能缩短疗程,巩固疗效,减少复发。
【关键词】 遗尿症/中医药疗法; 推拿疗法; 外治法; 针灸; 儿童
遗尿症是儿童时期的一种常见疾病,是指小儿已达到应自主控制排尿的年龄,但仍不能自主随意排尿,祖国医学称之为“夜尿”“遗溺”等。遗尿在临床上多指5岁以上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疾病[1]。对于遗尿症的治疗,西药疗效一般,易反复发作,且副作用较大[2]。祖国医学运用体针、推拿、热敏灸法,耳穴压豆、蜂针等中医传统外治疗法,不仅能提高治愈率,还能缩短疗程,巩固疗效,减少复发。现将小儿遗尿症的中医传统外治疗法及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1 中医传统外治疗法
1.1 体针加艾炷直接灸法
小儿遗尿症以虚证常见,多为肺脾肾三脏皆虚,而以脾肾亏虚为其根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生化之源,先天不足加之后天失养,而至脾肾不足,最终可至下元虚寒。故其治疗原则为脾肾双补,固本培原。体针加艾炷直接灸疗法的适用对象为肾气不固型和肺脾气虚型。一般取穴:关元、肾俞、命门、足三里。操作方法:第一组:肾俞、命门、足三里;第二组:关元、肾俞、足三里。其中肾俞、命门、关元采用艾炷(黄豆大)无疤痕直接灸,每次每穴灸七壮,足三里采用针刺治疗,手法用补法。第一、二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日治疗1次,每治疗6次休息1 d,治疗12次为1疗程。袁坚荣[3]采用体针加艾炷直接灸法治疗小儿遗尿症37例,经治疗1~2个疗程,痊愈23例(占62.16%),有效8例(占21.62),总有效率为83.78%。
1.2 推拿疗法
适用于各证型患儿,根据辨证分型予以不同治法。虚证当予补肺脾肾、温壮元阳,补肾经、脾经、肺经,按肾俞,擦腰骶部,按揉三阴交补,按揉足三里。实证予清肝胆湿热,清肝经、清天河水,揉内劳宫,按揉、提拿肝俞、胆俞等。周莹等[4]运用推拿疗法配合中药治疗遗尿症患儿177例,有效率达96.6%。
1.3 热敏灸法
是指运用热敏化腧穴热刺激以激发经气运行的一种新疗法[5],主要针对虚证患儿,故治疗上以脾肾双补,固本培原为主。选取百会、中极,膀胱俞、肺俞、脾俞穴后实施热敏灸法,每日每穴10 min,5 d 为1个疗程。
1.4 耳穴压豆法
是用压豆刺激耳穴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6]。此法适用于遗尿症的各种证型。根据耳穴的选穴原则,按病变部位、中西医病理机制及经验取穴。肺脾肾虚证取肺、脾、耳中、肾、膀胱等;实证取肝、脾、膀胱、三焦、耳中等;心肾不交证取肾、耳中、心、膀胱、肝、枕、皮质下等。取王不留行籽为贴压物,嘱患儿每天自行按压耳穴3~5次,每穴1~2 min,贴压每3 d 1次,两耳交替,4周1个疗程。
1.5 蜂针疗法
此法适用于遗尿症的各种证型。患儿在接受蜂疗前先试针,以左手拇、食指并用捉住蜜蜂双翅,再用其尾刺螫刺入患儿的一侧三阴交穴位上;刺入后立即将针拔出,动作应快速;观察20 min,若局部红肿直径<5 cm又无全身不适反应者为阴性反应,可接受蜂针治疗。若局部红肿直径>5 cm,或有全身不适反应者为阳性反应,则不能接受蜂针治疗。治疗时,选双侧三阴交穴(位于足内踝高点直上三寸)交替使用蜂针疗法治疗。具体操作方法:穴位常规消毒,以左手拇、食指并用捉住蜜蜂双翅,将其尾刺螫刺入穴位上,5 s后拔出;蜂量每次1只,3 d 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成永明[7]采用该法治疗遗尿症患儿60例,治愈29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为88.3%。
2 典型病案
曾某,男,7岁,200908于广东省中医院儿科遗尿专科门诊就诊。夜间及午睡时遗尿7年。虽时为夏日,而患儿仍穿长衫,面色晄白,少气懒言,畏寒肢冷,纳差,夜间及午睡时皆有遗尿,每夜2~3次,遗尿后仍不能清醒,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弱。中医诊断:小儿遗尿(脾肾两虚、下元虚寒)。予温肾壮阳、固本培元之中药汤剂口服。1周后复诊,家属诉患儿胃纳、精神好转,但遗尿症状仍旧如常。考虑其脾肾两虚之甚,单用中药恐其力不足,遂加热敏灸法。选取百会、中极、关元、肾俞穴实施热敏灸法,每日各穴均施灸10 min,并睡前生姜煮水泡脚;并嘱养成良好作息习惯,忌食生冷寒凉,睡前不加餐或饮水等。2周后患儿复诊,诉午间已无遗尿,夜间遗尿次数减至1次,尿后能醒。嘱依前法,并服中药汤剂1个月后痊愈。6个月后随访,患儿仅于天气骤变或精神紧张时偶而出现遗尿,平时如常。
3 讨论
中医学很早就有关于遗尿的记载。《灵枢?九针论》:“膀胱不约为遗溺。”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列有“遗尿候”“尿床候。”王肯堂《证治准绳幼科?遗尿》言:“肾与膀胱俱虚,而冷气乘之,考试不能拘制,其水出而不禁,谓之遗尿”。可见遗尿临床上以虚证多见,且患儿常常肺、脾、肾三脏皆虚,治疗上多以补法为主。运用中医传统外治疗法也多以补益肺脾、温壮肾元为主。多选肾俞、命门、关元、足三里穴等温补肾阳、健脾益气,以补法治疗为主。关元穴为元气之根,三焦之气所出之处,是培肾固本,补益元气,回阳同脱之要穴;肾俞、命门穴温补肾阳,助气化,振奋膀胱机能,足三里穴健脾益气,共奏温肾补气健脾之功,可使肾气充沛,膀胱开闽正常,遗尿自愈。热敏疗法中选取的百会穴位于巅顶,又是三阳五会,其总督一身之阳气;而从解剖部位上看,其位于大脑皮层的旁中央小叶,施灸可兴奋大脑高级排尿中枢的功能;中极穴、膀胱俞分别是膀胱的募穴和俞穴,俞募配合可调理膀胱,固摄下焦。如上例患儿,脾肾两虚、下元虚寒之甚,属难治性遗尿,单用中药汤剂疗效不明显;配合艾灸及生姜煮水泡脚,加强温阳补肾功效之余,又起到疏经通络之用,从而增强口服中药之疗效,而获痊愈。
遗尿是儿科常见病、难治病,也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遗尿反复发生是治疗中的难点。中医传统外治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宝库,选择适当的疗法,不仅能有效提高治愈率,还能缩短疗程,巩固疗效,减少复发。选择合适的传统疗法固然重要,患儿的依从性也非常重要。如年龄较小的患儿可选用推拿、耳穴及灸法等较温合的疗法,同时患儿在饮食上及生活作息上也应听从医生的指导,从而达到最佳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徐荣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192.
[2] 袁志毅,戎萍.小儿遗尿中医治疗近况[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7):474475.
[3] 袁坚荣.针灸治疗遗尿症37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1,17(2):2425.
[4] 周莹,杨茯苓,王玉君,等.传统推拿疗法配合中药口服治疗小儿遗尿177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2(3):215216.
[5] 宋云蛾,徐放明,陈日新.热敏灸的研究概况[J].江苏中医药,2010,42(12):8081.
[6] 邱文英.耳穴贴压法治疗小儿遗尿症临床疗效[J].海峡药学,2008,20(12):141142.
[7] 成永明,任小红,余伯亮.蜂疗治疗小儿遗尿症60例[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6):2777.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来源:晋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