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灌肠佐治小儿慢性腹泻56例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13.01.08] 点击:250次

     作者:黄惠花  作者单位:510800 广州,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儿科

    【摘要】目的观察保留灌肠佐治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小儿慢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及盐酸小檗碱片(或制霉素片)混合液保留灌肠,疗程5 d,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7%(30/32)明显优于对照组70.8%(1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显著。
  【关键词】  腹泻/治疗; 灌肠; 外治法; 肠疾病; 儿童
  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病情超过2个月为慢性腹泻。多与感染、先天缺陷、食物过敏、药物因素、营养不良有关,以急性腹泻未彻底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不愈为常见[1]。因疗程长,家长经济负担重而不能坚持治疗,治愈率较低,治疗较困难。笔者于2006年起对小儿慢性腹泻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03/200909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收治小儿慢性腹泻患儿56例,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4个月至3岁;病程2~6个月。将56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32例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17.68±1.64)个月;病程(3.54±0.43)个月。对照组24例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16.82±2.04)个月;病程(3.32±0.62)个月。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小儿慢性腹泻的诊断标准[2]。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小儿慢性腹泻的诊断标准;(2)年龄4个月至3岁;(3)患儿家长知情同意者。
  1.4 排除标准
  (1)血液病及心、脑、肝、肾疾病患儿;(2)不能遵照医嘱配合治疗者;(3)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综合方法治疗:(1)停用抗生素注射或口服(抗生素仅用于培养出特异病原的感染患儿,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2)合理喂养:采用去乳糖喂养,>4个月患儿添加米汤或粥等食物,对牛奶等蛋白过敏患儿应用水解蛋白配方饮食或植物蛋白奶粉饮食,并保证足够热能;(3)预防和治疗脱水,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4)应用微生态调节剂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应用肠黏膜保护剂修复肠黏膜的损伤;(5)中度营养不良者予适当静脉补充营养,选用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等;(6)根据需要补充微量元素及维生素。观察组在采用综合方法治疗基础上加用保留灌肠。采用蒙脱石散(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批号:v0514),剂量为<1岁每次1袋,1~3岁每次1~1.5袋;盐酸小檗碱片(广州康和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91101),剂量为<1岁每次5~10 mg,1~3岁每次10~20 mg;大便常规示念珠菌感染者则用蒙脱石散(剂量同上)加制霉素片剂(广东三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批号:20090902),剂量为<1岁每次50万U,1~3岁每次100万U,研成粉剂溶于20~30 mL生理盐水中保留灌肠,药液保留20 min以上,每日2次。若20 min内排出,补灌同剂量1次。疗程5 d。
  1.6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2)有效: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但未达到发病前的大便情况,全身症状明显改善;(3)无效: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无好转甚至恶化[3]。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表1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腹泻病在6个月至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营养不良患儿腹泻时易迁延不愈,持续腹泻又加重了营养不良,两者互为因果。慢性腹泻治疗以积极寻找病因、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为基本。但慢性腹泻患儿幼小,多合并营养不良,口服药困难,易呕吐,肌肉注射不方便、疗效差,静脉营养等治疗费用较高,家长难以长时间承担[4]。
  蒙脱石散具有层纹状结构及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其特殊结构使其具有相关的表面积,因此具有极高的定位能力,表现为对毒素、细菌及病毒等攻击因子有强大的固定、抑制清除作用,对消化道黏膜有覆盖能力,并通过与黏液糖蛋白相互结合,修复黏膜并提高黏膜屏障的防御能力。盐酸小檗碱是一种异喹啉生物碱,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球菌和志贺痢疾杆菌均有抗菌作用,尤其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特别敏感。制霉素片是多烯类抗真菌药,具广谱抗真菌作用,对念珠菌属的抗菌活性高。可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相结合,致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重要细胞内容物漏失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制霉素口服后胃肠道不吸收,几乎全部服药量自粪便内排出;局部外用亦不被皮肤和黏膜吸收。常用于治疗消化道念珠菌病。这几种药采用保留灌肠给药,可避免口服引起的腹泻、恶心、呕吐和上腹疼痛等消化道反应,减少胃酸的首过效应和提高生物利用度。笔者自2006年来在采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及盐酸小檗碱片(或制霉素片)混合液予保留灌肠佐治小儿慢性腹泻,疗效显著。与国内文献报道一致[5]。蒙脱石散联合盐酸小檗碱片(或制霉素片)保留灌肠有利于清洁肠道,减少毒素的吸收,能更好地发挥药物在局部的抗菌、抗真菌作用。蒙脱石散、盐酸小檗碱片(或制霉素片)价格低廉,安全性高,既解决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又解决了喂药的困难,保留灌肠具有易操作、无创伤性、价格低、可应用较长时间等优点,尤其利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参考文献】
  [1]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6256.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86129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384.
  [4] 谭绍平.小儿腹泻的治疗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24):106108.
  [5] 王宝香,曾庆凯,李春第.结肠灌洗联合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48例[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7,24(4):412413.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来源:晋升网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分享到:

京ICP备05069016号-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非经营性-2007-0006 京公网安备110113000336


Email : admin@bjhanmi.com.cn

咨询电话:800-810-1156 400-650-5676

(周一至周五9:00-17:00)

Copyright © 2019 Beijing Hanmi Pharmaceutical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