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伴截瘫手术联合化疗的疗效评价

发布时间:[2012.12.31] 点击:59次

    四川绵阳市骨科医院刘云杰等人近期的研究表明:脊柱结核伴截瘫神经压迫多缓慢产生,预后与创伤性截瘫明显不同;对活动期病变及时减压,预后较好;而静止期病变脊髓长时间受压导致的严重痉挛性截瘫者,术后恢复时间明显延长,恢复差,甚至无明显恢复。

  研究人员对病灶清除、神经减压及植骨融合联合化疗对脊柱结核伴截瘫的疗效进行了评价。实验选取了46例患者,46例患者中颈椎结核7例,颈胸段结核8例,胸椎结核20例,胸腰段结核4例,腰椎及附件结核7例。其中39例为活动期病变,7例为静止期病变;其中8例行单纯病灶清除术、12例行前路植骨融合、20例行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3例附件结核患者行椎板切除减压,3例行后路内固定;术后按3SHRE/ 9HRE方案化疗,佩戴支具5-7个月,定期复查神经功能、平片、CT或MRI ,每月监测肝功能、血沉。

  实验结果显示:随访8-50个月,平均31个月,结核病变无复发,后凸角无明显丢失;术前4例严重痉挛性瘫痪患者中3例术前C级,术后无明显好转,2例术前B级术后为D级;术前B级、D级各有2例,术后为D级;其余36例神经功能于术后6d~3个月恢复E级(80%) ,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为B级、C级、D级患者平均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96、50、38d。

  脊柱结核所致的截瘫大多是缓慢发生的,且基本上为不全截瘫。临床所见脊柱结核多为活动期病变,MRI等影像学检查虽可见明显脊髓受压,但多无高信号病变,经充分病灶清除、神经减压后神经功能多可获得满意恢复。静止期结核病变如纤维瘢痕、骨嵴压迫引起的截瘫,特别是病程较长、髓内出现MRI T2相高信号者,其脊髓功能往往难以恢复。故对神经功能障碍进行性加重或突然加重的患者,应及时、早期手术干预。来源:医学论坛网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分享到:

京ICP备05069016号-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非经营性-2007-0006 京公网安备110113000336


Email : admin@bjhanmi.com.cn

咨询电话:800-810-1156 400-650-5676

(周一至周五9:00-17:00)

Copyright © 2019 Beijing Hanmi Pharmaceutical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