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发作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常不同程度受损。但常不易察觉,导致AP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此外,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不全将相互影响,最终导致胰腺功能障碍加重。早期发现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障碍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至关重要[1]。动物AP模型中胰腺在受到损伤刺激后表现出了较强的再生能力,但其再生机制不明确[2]。有研究显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再生蛋白(Reg)-I、Reg一4参与AP发病时胰腺组织的修复和再生[3],但其表达水平变化对胰腺炎恢复期胰腺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机制不明。本研究在观察AP后患者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基础上,同时还检测了患者血清中相关生长因子的水平,旨在探讨其与AP后胰腺功能恢复的关系,进而为指导AP后胰腺功能的恢复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消化科2003年5月至2008年4月AP后患者59例,其中男33例、女26例,年龄27~82岁,平均年龄59岁。据2007年中国AP诊治指南草案,结合CT影像及Ranson标准诊断轻症AP 25例,重症AP 34例。患者发病距检测间隔8~67个月,平均间隔35.9个月。AP后均予胰酶辅助消化治疗。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
2.试剂:人HGF、Reg-1、Reg-4、bFGF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试剂盒均为美国USCNLIFE产品。EGF的ELISA试剂盒为上海吉泰生物有限公司产品。粪弹力蛋白酶(FE)1的ELISA试剂盒为德国Roche公司产品。
3.血清EGF、bFGF、HGF、Reg-1和Reg-4的检测: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依次加入标本或标准品、生物素化的抗体、HRP标记的亲和素、底物,用酶标仪在45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A),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浓度。
4.胰腺内、外分泌功能的检测:通过ELISA法检测粪便中FEl含量评估胰腺外分泌功能。分别通过生化仪、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及C肽以评估胰腺内分泌功能。FEI<200ttg/g提示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其中<100ttg/g为重度受损,100弘g/g≤FEl<200Ftg/g为轻、中度受损。空腹血糖≥5.6mmol/L为空腹血糖升高。空腹胰岛素正常范围6.965~181.09pmol/L。空腹C肽正常范围256~1324 pmol/L。
5.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j±S表示,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有统计意义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两个变量均为正态分布时行Pearson相关分析,有一个以上变量为非正态分布时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AP恢复期胰腺功能的变化:AP组与正常对照组的FEl浓度分别为(205.9±18.3)和(333.9±19.7)t卫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组空腹血糖[(5.64±0.16)mmol/L]、胰岛素[(507.25±45.31)pmol/L]及C肽[(54.21±13.57)pmol/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58±0.07)mmol/L、(369.8土27.11)pmol/L和(26.03±2.96)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轻、重症AP恢复期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表1)。
2.AP恢复期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与发病时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轻症AP恢复期患者HGF、EGF、bF(;F水平分别为(592.57±180.74)、(324.14±52.98)、(91.67土37.41)pg/ml,Reg一1、Reg一4水平分别为(24.33±4.78)、(8.23±1.05)ng/ml。重症AP恢复期患者则为(742.28±249.40)、(395.88土65.53)、(75.93±36.96)pg/ml和(39.29±8.77)、(8.72±1.47)ng/ml。两组各因子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o.05)。
3.AP恢复期内、外分泌功能预后不同者血清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外分泌功能重度和轻、中度受损者HGF表达水平均高于外分泌功能正常者(P值均<O.05,表2)。AP恢复期糖尿病患者EGF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O.05,表3)。
4.AP恢复期患者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变化与胰腺功能恢复的相关性:HGF水平与FEl水平负相关,相关系数为一0.331(P(0.01)。各再生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AP恢复期内分泌功能变化无关。
5.AP恢复期患者血糖与发病时CT分级的相关性:AP发病时CT评分为C、D、E级者共40例,恢复期血糖明显升高,糖耐量异常9例(22.5%)、糖尿病3例(7.5%)。AP恢复期是否发生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与急性发病时的CT分级相关(P<o.05)。
讨 论
AP治疗水平日益提高,胰腺再生及功能修复日益受到关注。轻型AP组织结构和功能可完全恢复。其再生特点是成纤维细胞的一过性活化、增殖、分泌,细胞外基质沉积、重构,腺泡细胞复制再生。重症AP亦存在再生现象,但组织结构和功能多无法完全恢复。
FEl检测方便,不受外源性胰酶治疗影响,与胰腺外分泌功能相关性好,近年来被认为是诊断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特异性指标[4]。本研究显示,多达59.3%(35/59)的患者在距离AP首发8个月后仍存在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
AP后受损胰腺组织修复受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HGF又名离散因子,HGF及其受体在多种正常上皮组织中高度表达,包括胰腺、胃、肠、皮肤、子宫、肺及肾脏。HGF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c—met结合在胚胎发生、创伤愈合、血管发生、组织器官再生、致癌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5]。在慢性胰腺炎及蛙皮素诱导的AP大鼠模型中,HGF及其受体表达水平显著上升,且其表达水平与损伤程度正相关,HGF通过与c—met结合刺激胰腺上皮细胞生长,在胰腺损伤后的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6]。有研究利用雨蛙肽诱导大鼠AP,发现应用外源性重组人HGF能减轻胰腺损伤,加速胰腺结构和功能的恢复[7]。本研究显示,外分泌功能不全者血HGF表达水平明显增加,HGF与代表胰腺外分泌功能的FEl负相关,提示HGF与AP恢复期外分泌功能的修复有关。EGF是由颌下腺、胰腺和十二指肠腺分泌的营养性多肽,对消化道黏膜的生长和修复具促进作用。胰腺细胞具有高亲和力的EGF受体,AP早期阶段胰腺组织中即有EGF mRNA表达,可限制AP病变加重,并刺激受损胰腺再生[8]。EGF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及胰腺G细胞再生[9]。下调胰岛细胞内EGF受体信号通路可抑制新生小鼠胰腺口细胞生长[10|。本研究显示,AP后患者胰岛素抵抗现象明显,恢复期糖尿病患者血EGF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能是因AP损伤胰腺B细胞致内分泌功能下降,胰岛素抵抗明显。血糖调节异常,血清EGF表达增加可促进胰腺B细胞再生及腺泡细胞生长。在雨蛙肽诱导的大鼠AP模型中发现。胰腺组织bFGF、Reg~1、Reg-4蛋白及其相应受体均表达增加[11,12]。本研究显示,AP恢复期FGF、Reg一1、Reg一4表达与胰腺内、外分泌功能无关。
本回顾性研究时间跨度6年,结果显示AP恢复期患者存在明显的胰腺内、外分泌功能不全及胰岛素抵抗,血EGF、HGF表达随AP恢复期内、外分泌功能不全的加重而有增加的趋势,提示EGF、HGF表达与胰腺功能修复有关。但仍需进一步大样本前瞻性研究来验证。来源:华语消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