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四川省宜宾市唯一的乡村一体化管理试点乡,南溪县马家乡于2006年5月开始的探索完全是迫不得已。当时,村里的公共卫生和保健防疫工作没人做,全乡12个村的村干部集体向镇政府提出要求,整合各村卫生室、实施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实施一体化管理后,马家乡共保留了3个村卫生室,每个村卫生室配备乡村医生3名~4名。
“现在,村卫生室人手多了,工作不会忙不过来,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妇幼保健工作了。”当地的乡村医生龙刚说,马家乡在村卫生室也执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开展了新农合门诊统筹工作,并且实现了网络报账,村民们在卫生室看病拿药的费用可以当场报销30%。
乡村一体化管理受欢迎
根据记者的调查,正在全国各地推行的乡村一体化管理,的确受到了许多乡村医生的欢迎。浙江省舟山市临城吴榭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谢亚飞说:“自从实行一体化管理后,服务站的收入全部上交,工资由中心服务站发。虽然现在收入比一体化前少了不少,但是那种踏实和归属感是用钱买不来的。”
但从采访情况看,乡村医生一体化管理在各地开展的进度不一。山东、黑龙江、福建、北京、内蒙古均已开展此项工作,但一体化的程度大不相同,即使在已经开始实施一体化管理的同一省级行政单位,不同地方的工作开展程度也参差不齐。
山东省一体化管理工作开展的程度比较深入,受访的乡村医生表示当地已经启动此项工作,村卫生室日常所需药品,全部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配送、统一规定价格或者利润空间,卫生室每月的经营收入全部上缴乡镇卫生院,由其扣除每月的药费、单据费、水电费后,作为工资返还给乡村医生。在福建省,有乡村医生表示当地实现了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的药品实现了乡镇卫生院统一配送,即时现金结算,但卫生室的经营账目并不需向乡镇卫生院上缴。
(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
也有一些省的乡村医生表示,一体化管理比较松散,只是存在于形式上的规范,如统一建房、统一卫生室标识等。
基本药物制度推行阻力大
随着乡村一体化的推进,基本药物制度也开始逐渐向村卫生室扩展。但从调查情况看,基本药物制度在村卫生室的推行面临着很大阻力,最主要的问题是乡村医生的收入“缩水”。
改革后,乡村医生的收入由之前的完全依靠药品收入转为通过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和政府合理补助等多种渠道获取报酬。但在改革中,相关补偿落实滞后。
“实施一体化管理以前,每月能有存款3000多元,现在每个月实发的工资只有1000多元,感觉差距很大。”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税郭镇纪官庄村乡村医生孙红告诉记者,一体化管理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之后,相应的财政补贴并没有全部到位。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回里镇西道平村乡村医生曹玉明表示,卫生室的经营收入几乎全部来自药品差价,“执行基本药物制度以后,镇卫生院规定的药品利润率为10%~15%,而且用药也受到了限制。跟以前比,收入减少了很多。”
在一些已经执行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有受访医生表示,针对村卫生室使用的目录内药物,没有任何形式的财政补偿。黑龙江省肇东市五里明镇胜平村卫生室的樊春龙说:“完全执行基本药物制度以后,卫生室的经营受到很大影响,甚至难以为继,现在是基本、非基本双线用药,非基本药物用得多一些。”
重庆市青木关镇石碾村社区卫生站的冯彬说,2010年,药品零差率后每个月卫生室的全部收入上交到中心医院,中心医院扣除进药款后,全部返还卫生室。卫生室按照药品销售额的20%获得补贴。即使如此,收入还是受到影响,现在每月收入减少一半。
一体化管理要发挥应有作用
卫生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汪早立认为,乡村卫生服务实行一体化管理是必然趋势,农村可以通过一体化管理,逐步建立由乡镇卫生院按相应配置标准统一招聘乡村医生的用人机制。甚至可以进一步探索乡村医生的工资报酬、培训、考核等均由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的模式,按照有关规定建立乡村医生的正常退休机制,以解决目前村卫生室人员断层及不规范执业等问题。
专家表示,实行药品零差率后,对乡村医生的收入补偿来源主要有3个渠道:一是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补助,二是合理的诊疗收入,三是财政对村医的补助。预期的目标是,乡村医生的收入总体上保持在与当地小学教师或村干部相当的水平上。
“特别是在公共卫生服务补贴方面,乡镇一级应该把村医能做的工作交给村医去做,使其能得到一定比例的收入。”有专家表示,在原来公共卫生服务没钱的时候,很多地方的公共卫生工作都是村医来干的。现在有钱了,却不让村医做了。谁都能抢过村医,乡村医生是最弱势的。 来源:健康报